Scott Bessent 到底憑什麼向摩根大通的客戶簡報?
今天要出門,但我有時間針對昨天讓市場大幅波動的新聞寫點短評。彭博社報導:
美國財政部長 Scott Bessent 週二在一場閉門投資人高峰會上表示,美中關稅僵局雙方都無法長期維持,全球兩大經濟體必須尋求降溫之道。
Bessent 在華盛頓由摩根大通主辦的活動中說,這種降溫將在不久的將來發生。據與會者轉述,他形容當前局勢本質上已是貿易禁運。
投資人對這則消息很買單,但如果仔細想想,這其實在兩個層面上都令人深感不安。
首先——為什麼沒有人大聲質疑這點?——財政部長憑什麼在重大政策還未正式宣布前,就在閉門會議上向特定人士簡報?這不就是為大規模內線交易鋪路嗎?事實上,與會者在Bessent發言公開前,肯定已經提前下注了。
而且,從什麼時候開始,政府高層的重大政策宣布可以在私下、不對外公開的會議上進行?甚至讓人懷疑,Bessent到底是在宣布政策,還是在現場拍板?川普是不是事後才被動支持?
撇開談話內容不論,Bessent根本不該出現在這種場合。高階官員本來就不該幫投資銀行取悅客戶。
Bessent這次出席有沒有收費?這在過去任何一屆政府都不可想像,但現在誰知道呢?還是說,我們已經進入一個新時代——只要企業對川普及其團隊有恩,不管是金錢還是政策支持,就能獲得高層的內線簡報?
這麼說吧:以《紐約時報》的利益衝突規範,我作為專欄作者都不能參加摩根大通的閉門會議。財政部長卻能這麼做——尤其還是在宣布重大政策變動時——這是極其嚴重的道德失範。
再來談談Bessent據稱發表的內容。他宣稱川普對中國加徵的高額關稅很快就會被撤銷。這些關稅確實瘋狂,正如Bessent所說,形同禁運。
但這種政策大逆轉,其實就是徹底投降。更要注意的是,川普關稅造成的傷害,不只在於稅率多高,更在於政策反覆帶來的不確定性。這項巨額中國關稅才剛宣布兩週,現在川普又說「我們會很友善,他們也會很友善」。在這種環境下,企業怎麼做長期規劃?
而且,川普很可能會宣布所謂的貿易「協議」,不論是和中國還是其他國家,但其實只是「諒解備忘錄」,內容空洞。他和Bessent會把這包裝成政策勝利,但實際上只證明了這屆政府說的話,包括威脅,都不可信。
同時,川普還在Jerome Powell(聯準會主席)議題上難堪地讓步。
雖然媒體和部分投資人也許還會輕信川普的自誇,但更理性的參與者會看到他的反覆轉向,認定他一遇到壓力就退縮。中國既然知道川普可以被輕易擺平,現在又有什麼理由「很友善」?相反,中國更不可能讓步,其他國家也會更敢對抗川普,更可能選擇和北京合作。
簡而言之,我們現在的處境,比川普開始關稅叫囂前還糟。當一個膽小又愛叫囂的惡霸主政,卻讓局勢徹底混亂,這絕不是有效的談判策略。